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筆記俠”(ID:Notesman),作者 陳瑋,36氪經授權發布。一家公司的飛速成長,外界往往將其歸功于創業者(企業家)的高超能力,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因素——無論是喬布斯、比爾·蓋茨,還是扎克伯格、埃隆·馬斯克,當他們決定創業的時候,他們都并非完美的創業者(企業家)。他們都是在不斷遇到的困難中磨練自己,不斷超越,偉大的創業者(企業家)必須身經百戰、千戰乃至萬戰而依然斗志昂揚。接下來,跟隨筆記君一起聆聽北大匯豐商學院管理實踐教授陳瑋的相關分享吧~我1994年開始創業,一開始是比較有挑戰的。挑戰到什么程度?每天早上都要靠大聲念在墻上貼著的兩句英文詩才能爬起來,去很遠的地方做陌生拜訪。第一句英文詩的原文是:to fight, to fight, when hope is out of sight.大意是:奮斗啊,奮斗啊,即使你看不到一點希望;看不到希望時,前面就像黑暗的隧道,你不知道什么時候能見光,不知道要持續多久。這時候可能是很痛苦的,因為你不知道這個事情能不能做得下去。第二句詩原文是這樣的:You’re young, you’re bright, you’re brave.大意是:你年輕、你聰明、你勇敢!每天眼睛一睜開就要自己念好幾遍才能爬起來,進行新一天的戰斗。生活就這樣持續了一段時間,后來終于看見了光亮,知道這件事情是可以做下去的!這個經歷讓我知道創業者是多么的不容易!一、敏捷創新團隊所需的能力剛才大家展開討論進入狀態太慢了!敏捷創新團隊,是未來一種很重要的能力。未來世界,組織中隨時隨地會建立臨時性小組,拉一幫人搞定一個事情,研究一個課題,完成一個任務、一項使命;盡管成員之間并不是那么熟悉,但能不能迅速進入角色,馬上就進行有成效的、建設性的討論,這是未來組織所需要的非常重要的能力。而且大家都感覺良好,因為雖然都不太熟悉,但馬上進入角色、進入狀態,還非常默契,好像跟一幫一起工作多年的高手一起討論問題,產出結果。未來競爭需要大量集體智慧,群體創新。各位試想一下,如果在你的公司里,隨時隨地都能拉起一個這樣的虛擬團隊,能夠進行實質性建設性的討論,并且能夠產生高績效的創意和結果,那你的這個組織就接近于未來所需要的敏捷創新組織了。這其實是一種集體意識和集體素質。剛才大家的討論中,我們可以看到,其實面臨的問題都差不多。有商業模式和戰略問題,有人和組織的問題,團隊的問題。做領導,做管理者,做創業者,其實都挺難的?!稇馉幷摗分杏羞@樣一段話:當戰爭打到一塌糊涂的時候,高級將領作用是什么?就是在茫茫黑夜中用自己發出的微光帶著隊伍前進。這句話里面包含著很多層意思:第一,要做一個領導者,就一定會遭遇黑暗、經歷黑暗、承受黑暗,接受一定會有在黑暗的隧道中行走的現實;第二,茫茫黑夜當中,有人需要發光,有人一定要讓自己發光,要照亮大家前進的道路,這是領導者不可推卸的責任。不管創業者還是領導者,都需要這樣做。身居高位不容易,因此需要不斷修煉自己。那么如何修煉,在什么方面修煉,是否有什么模式可以參照?中國古代圣哲很早就在“禮記·大學”中開出了方子,這句話就是我們熟悉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中國人對于成功人士或者是讀書人的要求。其實完整的說法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的目標也許是治國平天下,世界因我而不同,但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從自己開始做起。① 什么叫格物致知?我的理解是,格物就是研究萬事萬物。做新零售,不就是研究事情,研究萬事萬物嗎?致知就是通過研究萬事萬物,分析問題產生真知灼見,這是在認知層面人需要不斷進行的非常重要的功課。② 什么叫誠意?誠意就是不要裝,你是什么樣的人就是什么樣的人,做到表里如一。帶太多面具可能自以為聰明,但早晚要被人看穿,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裝。西方人現在也講這個,所謂Authentic Leadership,就是真我的領導力,不裝的領導力,別人感覺到的你就是你。當然做起來挺難的,可能不超過20%。誠意非常重要。因為不能夠真我,所以導致社會當中、組織當中交易成本太高。比如我跟你交往需要磨合,這個磨合的時間很長成本就很高;進來一個新人,他就要揣摩周圍人大概是什么樣的一群人,雖然很正常,但這個時間成本太高了。所以中國人講能夠誠意,不要裝,做自己,是非常關鍵的。如果你是團隊一把手或公司一把手,你有什么辦法創造這樣的文化去大大降低你們運作的成本和團隊建設的成本?③ 什么是正心?正心是把心放在對的地方,我們現在心都沒有放到對的地方?!靶牟辉谘伞本褪切臎]有放在正在做的事情上,所以叫聽而不聞,視而不見,食而不知其味。我們一直在開小差,開會時、與人談話時,甚至吃飯時,我們都在看手機,或者心里想著別的事情,反而把當下的事情忽略了,造成很多事情做了,很多會開了,很多話談了,但效果不好,也就是我們沒有活在當下。正心之后講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領導好一個公司一個組織,取得市場上的贏,重要的是組織建設、團隊建設;而組織和團隊要建設好,最重要的是自己需要不斷修身,提高自身的素質,愿意隨時改變自己。二、領導者的成長和進化之路1.人,都是一步一步發展的領導人,都是一步步發展的,在公司當中也一樣。人的發展與進化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定是在與環境互動中發生的。管理研究者拉姆·查蘭提出的領導梯隊的模型,主要從領導者責任擴張升級切入,勾畫了領導者如何一步一步成長進化的過程。人一步步往上爬,每一步都是一道關一道坎。從個人貢獻者到一線經理,到部門總監,到事業部副總,到事業部總經理,到多個事業部總經理,然后到首席執行官。當然有些創業者一步就到CEO的位置,但問題是你沒有經歷過爬坡過程,修煉的過程還是要補回來的。領導者每跨越一道關一道坎,都需要在至少三個領域發生改變:第一,如何分配你的時間要發生改變;第二,對什么是更重要的什么是相對次要的事情的判斷,即做事的價值觀和優先順序原則需要發生改變;第三,需要放下一些舊能力、獲得一些新能力。這一切意味著:領導者在成長過程中,隨著責任的擴大,需要持續調整并修正自己的優先級、時間分配的原則,需要持續獲得新能力,放下一些舊能力。但這很不容易,因為人常常執念于自己已經擁有的舊能力,而很難放空自己,去獲得新的能力。你們覺得哪一道坎是最難過的?有人說是第一道到第二道,很多人都跨越不了。比如:一個超級銷售人員升到銷售經理的位置后,在時間分配上,每天還是大部分在做銷售,心里想的還是自己怎么拿單,而不是把時間挪一部分放在團隊能力的打造、輔導銷售人員提升業績上。為什么會這樣?很有可能是他并沒有意識到工作重心需要調整,時間分配原則需要調整,新的能力例如團隊建設、管理他人績效和輔導他人等需要迅速建立起來。因此很多人職位是提升了,但內心的意識和需要的新能力并沒有發生改變,因此進入了彼得定律中所說的不勝任狀態。彼得定律認為人都是被不斷升職然后達到他不勝任的狀態為止。因此可以說世界充滿了不勝任的人。雖然世界可能充滿了不勝任的人,但很多人并不一定會承認這一點。有的是因為自尊問題,承認了自己不勝任就有可能影響自己的自尊,人不能示弱就很難進步;有的是自我認知有問題,自己對自己是否勝任、什么地方不勝任處于無意識狀態;另外一些人則因為慣性太大,承認了意識到了恐怕也很難改過來。這些都是創業者和領導者升級和進化的難點問題。人的蛻變是很難的,因此很多人也只能卡在一個位置上長期地不勝任下去。因此,我們要有一切都可以被重新設計的觀點來看世界看自己。我們的業務可以被重新設計、我們的組織可以被重新設計、我們的人生也可以被重新設計!2.領導者和創業者升級進化的陳三角我重點講一下創業者和領導者個人的重新設計,就是創業者和領導者如何持續升級和進化的問題。我的模型是陳三角模型,它的內核是體能。運動會幫助我們提高免疫系統和認知系統能力,讓我們變得更聰明;運動可以幫助我們管理情緒,減少焦慮和壓力?,F在好像全民焦慮,不論成功與否、不論男女老少,好像有很多人焦慮。多運動可以減少這種焦慮!因此我建議大家每周進行至少3-4次,每次至少30分鐘的運動。否則,是走不遠的。陳三角模型的第一個角是認知升級創業者一個很大的挑戰是能否持續成功地解決問題,但問題會越來越復雜,通關會變得越來越不容易,因此認知升級很重要。所謂認知升級是指對事情和世界有了一個不一樣的看法或新的洞見,而這個新的洞見又產生了積極的結果。埃隆·馬斯克的“第一原理”思維就是一個重要的認知升級。他在一次演講中提出:我們運用“第一原理思維”而不是“比較思維”去思考問題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生活中總是傾向于比較——別人已經做過了或者正在做這件事情,我們就也去做。這樣的結果只能產生細小的迭代發展?!暗谝辉怼钡乃伎挤绞绞怯梦锢韺W的角度看待世界的方法,也就是說一層層剝開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質,然后再從本質一層層往上走。這要消耗大量的腦力。他舉的一個例子:比如,一些人會說,那些電池組非常昂貴,而且會一直這么貴,大概是600美元/千瓦時。因為它過去就是這么貴,它未來也不可能變得更便宜。那么我們從第一原理角度進行思考:電池組到底是由什么材料組成的?這些電池原料的市場價格是多少?電池的組成包括碳、鎳、鋁和一些聚合物。如果我們從倫敦金屬交易所購買這些原材料然后組合成電池,需要多少錢?天啦,你會發現只要80美元/千瓦時。但是,如何能夠更多地產生高質量的認知升級?這里我想介紹幾個思考模型供大家參考。① 成長思維卡羅爾·德韋克(美國心理學家,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首屆“一丹教育研究獎”獲得者)提出成長思維就是:失敗不可怕,我們不會永遠都是這樣,我們是可以改變的,包括我們的聰明程度。德韋克教授指出,智力是可以不斷開發的而不是停滯不前的;擁有成長思維的人擁抱而不是回避挑戰,在挫折和失敗面前百折不饒,相信沒有一種失敗是致命的。同時他們還歡迎反饋而不是排斥它,并從批評中學習。由此可見,成長思維對于認知升級是至關重要的。更多內容,可以參考《終身成長》一書。② 刻意練習刻意練習,是有指導性、有原則、有方法論的練習。重復做一件事情不一定能夠使人精進,真正使人精進的是刻意練習。舉個簡單的例子:我的蛙泳動作是自己學會的,一直都是以一種方式游,覺得速度很慢。后來我找人幫我看一下姿勢,然后照著練幾下,就發現有很明顯的進步。這可能就是一種刻意練習,只有這種練習而不是一味地重復過去,能夠產生新的能力。如果你想提高創造力或想象力,該如何做呢?有個設計師提供了一個方法,我覺得挺有意思:堅持每天花10分鐘,在任意一個房間里,找七件東西,然后想辦法把它們做成一個雕塑。慢慢的,每天10分鐘就變成了刻意練習。③ 學習循環心理學家Kolb發現人學習和處理信息的方式和偏好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喜歡體驗,一定要體驗過才學到東西,產生新知;有的人喜歡觀察與思考,在觀察別人的過程中思考,然后悟到新知;有的人喜歡鉆研,在鉆研和深度思考中獲得學習;有的則是非要實踐一把,跳進水里才能學到東西。這其實是一個循環,跟中國人提到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意思十分相近。最好能夠不斷體驗、持續觀察研究、深度思考、積極實踐,并且加大這幾個方面的力度,這樣就容易產生洞見,并且在實踐中考驗這些洞見,并形成更高境界的概念和思想,以達到持續的認知升級。挑戰在于,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偏好,而自己的偏好往往限制了自己的認知擴張和升級。a.有一種可被稱為行動型的人,偏好體驗和實踐,行動果斷說干就干,喜歡憑直覺,摸著石頭過河??焓强炝它c,但可能產生了大量的經驗卻未必能上升為理論或思想;b.另一種思考型特征的人,偏好觀察思考與抽象概念。他們常常喜歡三思而后行,謀定而后動,深入探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機理是什么,有什么理論模型作為依據等等,但可能缺少了行動與實踐,因此也難以達到知行合一。c.還有一種是擁有發散型思維和學習特征的人,偏好探索各種多樣化的可能性。擁有發散型特征的人很多也是憑直覺,對人際敏感。點子非常多,常常問有沒有其他觀點,有沒有其他想法。但如果過度的話很容易過度發散而無法聚焦。d.最后一種是擁有聚焦型特征的人,偏好解決問題,帶著問題去收集信息,收集問題也是為了解決問題。聚焦型的人的出發點是解決問題,為了解決問題去收集數據,收集信息,享受的是解題過程,行動比較快。但往往因為過于聚焦,而缺乏發散性的打開和掃描,因此可能過早過快地陷入到一個問題的解決過程中,而缺乏更大范圍的想象力和創造性。這四種特征在每個人身上多少都有,但很多人都擁有一種偏好,因而有可能限制了新的洞見的產生,降低了認知升級的可能性。因此未來組織越來越強調團隊智慧,集體智慧,當擁有這四種特征的人都在團隊當中出現時,常常會產生比較多的團隊智慧,更有利于團隊整體的認知升級。所以在搭班子時,需要綜合考慮這一問題。另外從個人來看,要想持續獲得認知升級,就要突破自己的思維偏好和定勢,盡量多地產生體驗、觀察、思考、提煉、應用等的循環,以真正實踐中國人所說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辯和篤行”的認知升級過程。這一過程中,深度思考很重要。用麥肯錫董事長的說法,就是高級領導人每周至少要有兩次、每次花費2小時進入深度思考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里,什么事情都不做,不看手機不看書,也不跟人聊天,把自己關在一個空間內真正思考兩小時。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最佳實踐,大家不妨可以試一下。以上我們講了認知升級的事情。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事業與人生充滿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需要不斷產生認知升級。而成長思維、刻意練習和學習循環的理論可以幫助我們產生更多的認知升級。創業者和領導者升級進化陳三角的第二個角是情商升級當事情越來越挑戰、越來越復雜的時候,我們不僅需要認知升級,還需要情商升級。為什么?因為如果我們無法及時升級我們的情商,我們將無法走遠。你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人都很焦慮?正在奮斗中的人們焦慮,那些看來很成功的人也焦慮,(最近幾個成功人士自殺給我們的震動很大);年輕人焦慮,上了年齡的人也焦慮。幾乎好像是全民焦慮。焦慮好不好?適當焦慮是好的。焦慮說明你還活著,死掉的人是沒有煩惱、沒有焦慮的。焦慮可以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但是過度焦慮會死掉。最近有創業者或成功人士的自殺需要我們警醒一下,你不要覺得這件事情不會到自己身上,我們要早一點提高警惕。從焦慮到抑郁,你千萬不要覺得跟我無關。生意可以做得不那么成功,但做人一定要快樂。這個方面你一定要想辦法保護好自己。中國人有句話叫“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要做大事的人、做一把手或做高級將領的人,都要練心練到這個水平。有次我看羅胖采訪錘子手機的羅永浩。羅永浩說以前供應商跟我逼債,我晚上睡不著,第二天跟下屬開會,都開不下去?,F在我睡得很好,都是練出來的。你說他現在狼心狗肺嗎?并不是。我最近采訪好幾位創業者,他們跟我說曾經有多次把頭蒙在被子里面哭。還有一位說有一次在開車的時候眼淚就唰唰地流下來了,只能把車趴在路邊讓眼淚盡情流淌。其實每個人每天都要承受很多的壓力,每天的日子都不一定很好過。這是一場馬拉松,需要長期的奮斗。我非常推崇王陽明的思想,雖然我最近才真正接觸王陽明。王陽明有一句話太厲害了:此心不動。就是心平如鏡沒有太大波動。比如說他參加科舉考試,失敗過幾次。朋友們來安慰他,他說你們因為沒有考進為恥,我是以沒考進心動為恥。所以他認為此心不動是很重要的。但是問題是,此心不動可能會怎么樣?此心不動是否會心如止水?這也不行,因此王陽明還有第二句,叫隨機而動。此心不動,隨機而動,這八個字太厲害了。平時你的內心心平如鏡、寧靜致遠;但當有需要時,機緣出現時,你就能夠隨需而動地投入非常多的精力、能量、激情、眼淚、汗水甚至鮮血,你知道這個事情一定要搞定,你需要讓全身的能量充分釋放出來。但是不需要你動的時候,你就此心不動。此心不動、隨機而動也許是情商升級的最高境界了。達到了最高境界的王陽明,才會在臨死前被問到有什么遺言時,說出“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這樣的話來。一生內心充滿光明,盡力了,沒有遺憾也沒有愧疚,沒什么要說的了。這才是人生真正的成功。能不能成為馬云、馬化騰并不是那么重要,能夠內心光明平靜、無愧于心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當然這是非常難做到的境界。盡管我們難以完全駕馭自己的內心,也要盡可能保持生命和奮斗的能量,讓我們keep going,繼續往前跑還是很重要的。我們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首先我們需要建立起情感的自我認知。知道自己當下的情緒狀態如何,為何歡喜為何消沉;當產生莫名的惆悵或失落時,也能夠較快找到深層原因;要知道自己的情感按鈕在哪里。提高情感的自我認知,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記情感日記,即時對自己的情感狀態進行描述,同時反思產生這些情感的原因。其次要學會自控和樂觀。大腦中的情緒中心被稱為杏仁核,它常常短路以至于先于理智控制人的行為。這是人為什么有時會突然進入到失去理智般的突然大怒、極度恐懼或沮喪的情緒狀態。人類的這種應激機制是人類自我保護的一種機制,但因為沒有經過人類理智系統的審核,因此情緒發作之后人會出現懊悔等不愉快的情感。了解了人類情感中樞的運作機制,人就可以更好地駕馭這種失控的情緒,特別是在情緒發作早期就想法抑制住。樂觀、有毅力是很重要的。當你沮喪時,當你低落時,當你遭遇挫折時,能不能迅速反彈;當你失敗時,能不能看到任何失敗都不是致命的!第三,同理心。你能不能認知到別人內心的想法,能不能體會到別人的情緒情感?這個就是同理心,這也是我們講的需要刻意練習才能逐漸獲得的能力。第四,影響力和領導力。我們不斷修煉自己,并不只是為了獨善其身,更重要還是要兼濟天下,這就需要我們齊家治國平天下。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擁有影響力和領導力。我們需要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建設性地解決人際沖突;同時我們還要學習如何鼓舞激勵他人。情商的升級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一個刻意練習的過程。有一個方法有可能幫助我們實現情商升級,正念練習。它是一種關注當下的呼吸練習。正念多次被研究證明,它能幫助我們減少疼痛感、減輕壓力、焦慮和憂郁、提升免疫力和認知能力等。每天花費10分到15分鐘,讓你的腦子盡量清空,這是非常有效的做法。創業者和領導者持續升級的第三角是哲學升級哲學升級,希望跟大家講一講的是人生哲學,就是你是誰?你這一輩子到底活著干什么?最近扎克伯格有點麻煩是吧?但我覺得我還是挺相信他,相信他是真實的一個人,雖然我也不知道為什么。他在去年在哈佛的畢業典禮上說:你們是哈佛嬌子,我要挑戰你們,你們未來需要的一個人生的使命是什么?你們要一起來打造一個人人都有使命感的世界。這句話雖然很高大上,但離我們似乎有點遠,并不會覺得好像扣動了我的心弦,因為這是有點天方夜譚的。世界上70億人,很多人溫飽都做不到,你能夠創造一個世界,人人都有使命感? 但因為他是扎克伯格,我愿意多想一步,是否可以從周圍的人做起,打造一個人人都有使命感的世界?《活出生命的意義》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爾,納粹集中營的幸存者。他覺得人生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有自由意志,不應該為小事而喪失自由意志,哪怕是到了一個最悲慘的納粹集中營里。這是做人的一個尊嚴。他研究為什么經歷過納粹集中營的幸存者會生存下來:是因為他們身體好、更聰明嗎?研究發現都不是——那些活下來的人,是那些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人,有憧憬的人。當時維克多·弗蘭克爾就是常常憧憬如果能夠活著出去,就會和太太一起重游故地;還會到各個大學講學,告訴人們他為什么會生存下來。他認為,每個人都有一個與眾不同、別人無法替代的人生使命或目的。這是不是非常像陶行知說的“人生都是為一件大事而來”,李白說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或基督教里說的God has a plan for me(上帝對我有安排)。Elon Musk(埃隆·馬斯克)接受60分鐘采訪節目時,眼含淚水。為什么?因為他覺得很多人,包括他所尊重的人,像美國第一任宇航員等,都反對他,都說他在瞎扯淡,應該取消這個項目。馬斯克說這些人的話確實刺痛了我,覺得心里很難過。我希望他們來看一下。想一想要改變世界都不是容易的!馬斯克在非常年輕時,就提出要改變世界,要想辦法把人類文明在一個多星球環境中得到延續。包括互聯網、可持續的能源,基因重組,航天等等。所以你有沒有想過你的人生目的是什么?你有沒有使命?三、用三段論思考人生我做面試官時,常常要加問兩個問題,你未來想做什么?你這輩子想做什么?你也可以自己想想這兩個問題。這里我也可以跟大家分享我人生下半場的使命和目的:通過教學、研究、顧問、教練、演講、寫作、助力建設創新創業生態體系等方式,幫助創新創業者的持續成長和成功,以推動中國創新創業事業的大發展。所以你要想辦法用三段論來做這個功課:你的貢獻方式是什么,你的初心出發點是什么,你的終極目標是什么或使命是什么。最后我用三句話結束這次分享:第一句是本杰明·巴伯的,“我不會將世界分成強者跟弱者,成功者跟失敗者,那些搞定的和沒搞定的,我將世界分成學習者跟不學習者;”第二句是大衛·庫伯(David Kolb)寫的how you learn is how you live,你如何學習決定了你如何生活;第三句是史蒂夫·喬布斯說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內容來源:2018年5月30日,新零售新銳成長營第五站青島海爾-新零售下的組織變革,特邀陳瑋教授分享“創業者及領導者的持續升級和進化”。筆記俠作為合作方,經主辦方和講者審閱發布。